摘要:目的 探讨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单位 1例巨大肾血管平 滑肌脂肪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本例患者术前经超声和CT初诊发现腹腔巨大占位病灶,手术后病理确诊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声像图特征:腹腔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稍强回声,边界欠清,内回声不均,右肾部分 包膜显示不清,可见病灶包裹右肾上下极,CDFI:显示稍强回声团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结论 巨大肾血 管平滑肌脂肪瘤较少见,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需结合彩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
图 1 彩超显示稍强回声团内部可见血流信号
图 2 CT 显示右肾外周见一巨大混杂脂质密度包块,左右径 220 mm,上下径 230 mm
图 3 镜检见脂肪组织、血管及血管周细胞 HE×100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5版)(精)[M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7:767-768
[2] 杨天煌,许贤照,李耀华,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巨大肾错构瘤 1 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0,22(07):531
[3] 陈一武,何光智,吴一彬,等.超声评价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并文献复习[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S1):47-50
[4] 郝纯毅,吴剑挥. 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06):526-532
[5] 张秀娟,钱清富,陈志奎,等.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声像图特 征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35(09):810-812
[6] 冯元春,李卿瑞,张蔚,等.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评 估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02):9-13
[7] Berger- Richardson David, Swallow Carol J. Needle tract seeding after percutaneous biopsy of sarcoma: Risk/benefit considerations [J]. Cancer, 2017,123(4):560-567.
董慧琴,刘昶,章毅清. 超声联合CT诊断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J].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3(1):32-33. DOI:10.3969/j.issn.1674-7410.2021.01.009.
暂无相关信息!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6岁,于 2020年 6月因不规则阴道流 血 1个月入院,无发热,无尿频尿痛及肉眼血尿,偶 有腰腹痛。查体:腹肌紧张,腹部固定包块,上至 剑突下,下至宫底部,两侧至腋前线,无压痛,质 硬。患者血压正常,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实验室检 查,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 19-9正常。彩超检查显示:腹腔扫查上至 剑突、右达腋后线、左达腋前线,下至耻骨联合上 方可见形态不规则的稍强回声,边界欠清,内回声 不均,可见稍强回声团包裹右肾上下极,右肾部分 包膜显示不清,CDFI显示稍强回声周边及内部可见 血流信号。子宫及双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 示:腹腔内实性占位 (来源于右肾?)。上腹部 CT显 示右肾外周见一巨大混杂脂质密度包块,左右径 220 mm,上下径 230 mm,其内以脂肪密度为主, 边缘可见完整包膜,周围及内部血供由右肾动脉分 支供血,右肾局部皮质不完整,髓质向周围包块内 延伸,腹腔内脏器明显受压移位。考虑腹膜后巨大 占位 (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行右肾动脉栓 塞术后切除肿块及右肾。术中见右侧腹腔内巨大肿 块包裹右肾,肿块大小 280 mm ×230 mm ×100 mm, 肿块内见脂肪组织,紧贴肿块见 75 mm ×45 mm × 40 mm 肾脏。术后镜检肿块由脂肪组织、血管及血 管周细胞构成,由肾脏实质内向肾外延续。病理诊 断:右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化:Vimentin (+),S-100 (+),HMB-45 (±),MelanA (+),SMA (+),H- caldesmon (+),CD34 (-),PCK (-),Ki-67(LI: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6岁,于 2020年 6月因不规则阴道流 血 1个月入院,无发热,无尿频尿痛及肉眼血尿,偶 有腰腹痛。查体:腹肌紧张,腹部固定包块,上至 剑突下,下至宫底部,两侧至腋前线,无压痛,质 硬。患者血压正常,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实验室检 查,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 19-9正常。彩超检查显示:腹腔扫查上至 剑突、右达腋后线、左达腋前线,下至耻骨联合上 方可见形态不规则的稍强回声,边界欠清,内回声 不均,可见稍强回声团包裹右肾上下极,右肾部分 包膜显示不清,CDFI显示稍强回声周边及内部可见 血流信号。子宫及双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 示:腹腔内实性占位 (来源于右肾?)。上腹部 CT显 示右肾外周见一巨大混杂脂质密度包块,左右径 220 mm,上下径 230 mm,其内以脂肪密度为主, 边缘可见完整包膜,周围及内部血供由右肾动脉分 支供血,右肾局部皮质不完整,髓质向周围包块内 延伸,腹腔内脏器明显受压移位。考虑腹膜后巨大 占位 (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行右肾动脉栓 塞术后切除肿块及右肾。术中见右侧腹腔内巨大肿 块包裹右肾,肿块大小 280 mm ×230 mm ×100 mm, 肿块内见脂肪组织,紧贴肿块见 75 mm ×45 mm × 40 mm 肾脏。术后镜检肿块由脂肪组织、血管及血 管周细胞构成,由肾脏实质内向肾外延续。病理诊 断:右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化:Vimentin (+),S-100 (+),HMB-45 (±),MelanA (+),SMA (+),H- caldesmon (+),CD34 (-),PCK (-),Ki-67(LI:1%)。
2 讨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占肾肿瘤 的 0.3%~3%[1] ,由变异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 交织构成。肿瘤的回声取决于所含脂肪成分的多 少。单个肿瘤呈圆形高回声,周边无包膜,实质回 声与肾窦回声相似。肾错构瘤的发病率为 0.10%~ 0.22%,好发年龄为 40~50岁[2] ,女性多于男性。对 于发现<40 mm 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般并不困 难,彩超和 CT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表现 肾实质内稍强回声,边缘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或欠 均匀,血流信号不丰富。CT 表现为 CT 值为负的低 密度区。本例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为常规检查时 发现,肿块体积巨大,占满整个腹腔,周边脏器明 显受压,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超声显示为稍强回 声,与右肾关系密切,CDFI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均 可见血流信号。CT显示右肾局部皮质不完整,髓质 向周围肿块内延伸。外生性的肾血管平滑肌瘤可见 交界处肾皮质缺损[3] 。超声不能显示肿块的全貌,结 合 CT 检查能对肿块的整体进行观察,两者联合应 用,互为补充,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本例患 者 DSA 造影显示右肾动脉迂曲,右侧可见广泛杂乱 分支血管向肿块病变部位供血,考虑肿块巨大,血 供丰富,腹膜后淋巴结增多,恶性不除外,同时右 肾体积缩小,受压推移,局部皮质不完整。根据 2019版专家共识建议[4] ,所有可切除腹膜后肉瘤的首 次手术,均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扩大范围的手术方式进行整块切除,遂决定行右肾动脉栓塞术 后切除右肾及肿块。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需与腹膜后脂肪肉瘤进行 鉴别。腹膜后脂肪肉瘤多位于肾周间隙,超声多表 现为高回声、低回声及高低混合回声,形态多不规 则,边界较清,部分可见包膜,偶见液化,无钙化, 血流不丰富[5] 。腹膜后肿瘤 CT 表现为形态类圆形或 不规则形,体积较大的肿瘤形态多不规则,恶性肿 瘤以不规则占多数,病灶边缘不光滑,内可见较多 囊性变及或液化坏死,邻近或远处可有转移灶。冯 元春等[6] 观察 385 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多层螺旋 CT 图像特点对照病理结果分析,发现所有良性腹膜后 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表现为互相推压,无黏连或受 侵 , 而 恶 性 肿 瘤 与 周 围 组 织 器 官 黏 连 或 受 侵 为 83%。病理学检查是腹膜后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能较 准确获得组织病理学分级以及其他肿瘤生物学指标 的评价。
回顾本例治疗不足之处在于术前未取得活检组 织病理学检查。因术前临床医师考虑不除外恶性可 能,若本例为腹膜后脂肪肉瘤,则具有很强的组织 病理学异质性,活检结果常难以准确反映肿瘤整体 的类型和分级,且针吸活检有引起针道种植转移的 可能[7] 。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实时、多切面 成像、无辐射等优点,能够直观地显示肿瘤的位置 形态及内部血流情况,常作为腹部肿瘤初筛的检查 手段。然而彩超对较大肿瘤的定位、全貌及周围关 系的显示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与 CT等影像学手 段联合应用。 CT 则有助于准确评估肿瘤内部结构 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自身的血供情况以及与邻近 大血管的关系,为手术风险的评估和方案的设计提 供了有力依据。
暂无相关信息!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