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膀胱癌患者发生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预后分析——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 田聪,
  • 乔佳佳,
  • 黄晓波,
  • 许清泉,

收稿日期:2023-07-03 接受日期:2023-07-03 出版日期:2023-07-03 发布日期:2023-07-03

通讯作者: 许清泉,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北京 100034

作者简介: 田聪,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应用碎石研究所,北京 100034 . 乔佳佳 . 黄晓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北京 . 许清泉,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北京 100034,主任医师 .

基金资助:,项目负责人: 许清泉

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410(2023)02-0013-06

DOI:10.20020/j.CNKI.1674-7410.2023.02.04

关键词: 膀胱癌, 第二原发恶性肿瘤, 预后,

  • 摘要/Abstract
  • 图/表(结果)7
  • 参考文献
  • 引⽤本⽂
  • 相关文章0
  • 引言
  • 材料方法
  • 讨论
  • 文章快阅
  • 延伸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膀胱癌患者出现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预后。方法 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建立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局项目数据库(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中提取2005~2014年以膀胱癌为首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资料,利用Fine和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别计算了泌尿生殖系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和非泌尿生殖系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生率,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平衡组间基线特征,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了有无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膀胱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及不同种类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预后情况。同时分析了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手术对于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在150个月随访期内,膀胱癌患者后续出现泌尿生殖系和非泌尿生殖系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67%和12.58%。前列腺、肺和支气管是最常见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生部位。伴有和不伴有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膀胱癌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43.10%和55.50%。膀胱癌后续出现前列腺癌及皮肤黑色素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3个月和167个月, 而单纯膀胱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5个月和13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二原发癌为肺癌时,中位生存时间同样明显缩短(P<0.001)。膀胱癌患者再发肺癌和结直肠癌,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P<0.001)。结论 前列腺、肺和支气管是膀胱癌患者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种类不同时表现为不同的预后,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治疗仍需要按照相应恶性肿瘤的诊疗指南进行相应处理。

作者相关文章